“能工巧匠”壮大特色产业

 人参与 | 时间:2024-03-28 23:27:02

技艺传承和农牧民增收双赢

“能工巧匠”壮大特色产业

  “叮、能工巧匠叮、特色叮......”巴图陶高右手持锤,产业次元方舟均匀击打着银片,能工巧匠不一会儿,特色一块原本扁平生硬的产业银片已呈现出立体生动感,纹路慢慢呈现。能工巧匠

  隆冬时节,特色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创新示范基地,产业内蒙古自治区级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巴图陶高正埋头制作银饰。能工巧匠

  近年来,特色内蒙古实施乡村工匠培养工程,产业通过不断完善培训体系,能工巧匠强化评价激励,特色次元方舟发挥乡村工匠的产业带动作用,以实用技能带动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乌拉特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创新示范基地,对能工巧匠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进行了实地采访。

  铜银器制作间里,巴图陶高正在教授学员制作银器,不时叮嘱大家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这里的学员都是农牧民,我想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巴图陶高从13岁时跟随邻居学艺,至今有40多年。巴图陶高制作的乌拉特妇女头饰、马鞍、酒具等工艺品细腻精美,深受顾客喜欢,每年能创收十多万元。

  “目前我已培养出30位徒弟,都在从事铜银器制作,收入也都不错。我们的手工艺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巴图陶高欣慰地说。

  在乌拉特服饰制作间,36岁的娜睦恒正在穿针引线,缝制服装。“我们一年最多会订制出3000多件服饰,技艺传承和农牧民增收实现双赢。”娜睦恒说。

  娜睦恒的姥姥和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制作乌拉特服饰的能手,母亲新其其格更是巴彦淖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拉特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在她们看来,手把手带出徒弟,把这门手艺传承创新,是自己最快乐的事。

  2018年,娜睦恒从母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凭着灵巧的双手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传统的乌拉特服饰改良创新,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融合,设计出既有现代元素又不失传统特色的乌拉特服饰,受到大众欢迎。

  通过不间断培训,许多年轻人纷纷加入乌拉特服饰的制作,用现代、时尚的设计理念推动着乌拉特服饰的变革。近几年,乌拉特服饰在国内各类服饰赛事上屡次摘金夺银。如今,喜欢乌拉特服饰的人越来越多,订购者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日本、韩国。

  传统的手工艺正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就地创业,收入更可观。“目前乌拉特中旗从事手工艺制作的有300多人。这些能工巧匠,逐步带领身边乡亲增收致富。”乌拉特中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贾改琴说。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将特色手工艺打造成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精准扶贫,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为将传统文化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带动特色经济发展,乌拉特中旗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复转军人等提供场地,支持他们发展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宝玉石加工等特色产业。同时,实施“创业内蒙古行动”等,举办皮艺雕刻、银饰制作、乌拉特刺绣、奶食品制作等特色培训班,还举办奶食品制作技能大赛、美食制作技能大赛等,给各类人才提供交流发展平台。

  乌拉特中旗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彤宇说,旗委政府创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鼓励、引导、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牧区转移劳动者、残疾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具有就业创业带动能力的专业合作社、商会等团队组建创业实体,给予免房租,免水电费用,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创业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

  “从创业初期到现在,我先后享受到无息创业贷款、免费场地使用等多个政策优惠。”娜睦恒告诉记者,她计划建立技能培训实训室,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服饰制作,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幸福。(本报记者 薛来 梅刚)

顶: 22866踩: 181